技术频道

高精齿轮会议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企业动态 > 特斯拉中国第二座超级工厂来了!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特斯拉中国第二座超级工厂来了!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时间:2025-02-14来源:先进制造业

导语: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也是其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于2024年5月正式开工,当年12月底竣工。

  昨天(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也是其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于2024年5月正式开工,当年12月底竣工。

  特斯拉为何再次将超级工厂落户中国?这座储能超级工厂将给中国储能市场和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年产储能40吉瓦时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投产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占地约20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总和,拥有焊装、涂装、总装等先进制造工艺和自动化设备,主要生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规划年产能一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产品供给全球市场。

  40吉瓦时相当于1.3万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如果这些能源全部来源于清洁能源,可减少至少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副总裁麦克·斯耐德表示,2024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储能产品全年装机量为31.4吉瓦时,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也将成为特斯拉全球能源业务的关键增长引擎。

  麦克·斯耐德强调,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是特斯拉储能产品业务发展的重大节点,将助力其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储能市场潜力巨大,特斯拉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落地中国

  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价值竞争

  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为何会选址在中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储能业务部主任马海伟表示,特斯拉海外首座储能超级工厂落地中国基于多重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是供应链与成本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包括电池材料、零部件生产等关键环节,且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通过本地化采购和生产,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利润。

  二是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中国正加速推进“双碳”目标,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政策支持力度大。特斯拉通过本土化布局,可快速响应政策导向并抢占市场先机。

  三是人才与技术储备:近几年,中国在储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日益成熟。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在中国的建设投产也备受国内储能行业的关注。

  六年前,特斯拉整车超级工厂在上海投产交付,国产Model 3搅动了国内汽车生态,加速了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如今,人们期待这座新的储能工厂能否复制这种“鲶鱼效应”。

  大力储能总经理史小虎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标志着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的进一步布局。虽然短期内可能对国内储能企业带来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价值竞争。国内企业应借鉴特斯拉在电芯、系统集成、热管理和算法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把握出海机会。

  马海伟也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特斯拉储能工厂落地上海将带动我国长三角地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特斯拉进来之后,短期内会加剧行业技术竞争,但从中长期看,将倒逼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提升储能系统的集成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储能工厂的落地将拉动产业链进一步聚集,推动长三角地区电池制造、温控设备、智能控制等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助力打造中国储能装备产业链

  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今年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预计2025年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将实现同比增长至少50%,并启动下一代产品研发。

△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落地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融入全球体系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制造+国际品牌”跨界融合的典范。

  这场跨国合作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中国以开放市场吸引尖端产能落地,再通过本土化创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当特斯拉Megapack贴上“中国制造”标签走向全球市场时,中国不仅是绿色技术的生产者,更是低碳规则的共同制定者,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东方动能。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标签: 特斯拉

点赞

分享到:

上一篇:通用技术哈量公司签订重点领域三百万订单

下一篇:ANCA联合创始人Patrick Boland与Patrick McCluskey荣膺澳大利亚勋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齿轮头条网(www.geartoutiao.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