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频道

南京康尼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行业资讯 > 大型纪录片《强国基石》重磅呈现强起来的中国工业力量

大型纪录片《强国基石》重磅呈现强起来的中国工业力量

时间:2021-08-13来源:人民邮电报

导语: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强国基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8月2日推出5集大型纪录片《强国基石》,分别是《筑基》《自强》《奋起》《蝶变》《逐梦》。该片立足当下,映照历史,远观未来,紧扣工业强国的发展目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承载“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宏大主题,生动描绘了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以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凸显了中国工业生产之美。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强国基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8月2日推出5集大型纪录片《强国基石》,分别是《筑基》《自强》《奋起》《蝶变》《逐梦》。该片立足当下,映照历史,远观未来,紧扣工业强国的发展目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承载“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宏大主题,生动描绘了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以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凸显了中国工业生产之美。

  全景呈现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彰显制造业强国基石作用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建造了一个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强国基石》呈现的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奋斗史从无到有,发愤图强。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积聚工业化的力量。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的各种工厂已达到80多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工业播下的一粒种子,发芽壮大,支持根据地建设、支援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通过重大项目引领、重工业优先发展,在中国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建设核、航天、航空、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重大装备、原材料工业给国防工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序幕后,调整产业结构,轻重并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中国工业奋起直追,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从第一炉铁水到10亿吨产量的钢铁大国,从一台机床到600多个门类齐全的制造工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产方式变革到产品质量变革,再到产业结构变革,中国工业经过艰难“蝶变”转型升级。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如今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41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能够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中国在家用电器、建材、高铁技术、风力涡轮机和电力设备、特高压电网、太阳能电池板、核能和石油天然气设备、化工等领域领先于世界。

  《强国基石》深刻揭示,唯有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强国基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工业战线的辉煌成就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支柱。

  生动讲述工业故事

  展现最美制造业者风采

  《强国基石》虽然是工业题材,但始终以人文热度围绕中国制造业者这个中心主体来展开故事,热情讴歌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风采。

  首先,从财经视角揭秘了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边区的命脉、中央第一财政”的故事。由老盐工王世强回忆和延安博物馆实物印证,1940年,为了缓解边区经济压力,八路军359旅4支队2000多人进驻陕北定边,开凿出175孔土窑洞,他们铺草为床,垒土为灶,没日没夜地打盐。仅1941年,定边盐场的产盐量就超过了70万驮,为边区换回了药品、钢铁、纸张等大量急需物资。它曾被誉为“边区的命脉、中央第一财政”。

  其次,用故事展现了老一代产业工人和新时代产业工人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风采。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仅过了一个多月,党中央就做出了迅速恢复鞍钢生产的重要决定。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要恢复鞍钢,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而老一代鞍钢工人和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不到5个月的时间,鞍钢就生产出第一炉钢水,此时距离共和国成立还有半年时间。杨承中是中国一拖集团的退休职工,他回忆“没有专门设备,但有万能工人”的艰苦岁月里,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生产了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那一天是1958年7月20日,一起诞生的还有它响亮的名字:东方红!

  最后,在世界最高难度的挑战面前,彰显中国工业技术人员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智慧。如铷原子钟,是保障导航卫星作为定位、测速和授时精度的心脏,外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没有资料和引进元件的条件下,贺玉玲作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铷钟产品首席专家,带领团队自力更生,终于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把中国北斗三号的授时精度提高到10纳秒,超越了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精度。

  又如自从1897年世界第一台柴油机诞生以来,全球各大公司在热效率提升上的进程十分缓慢,100多年的时间,热效率才从26%提升到46%,而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窦站成作为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带领团队把热效能提高到50%,突破极限的动力变革书写了全球内燃机的产业新格局。

  火星探测是中国迈向深空的第一步,中国航天逐月追星,步履从未停歇,未来还将开展载人登月,并准备探测远在7.8亿公里以外的木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带领的团队正在向新的更高科技难度发起总攻。

  《强国基石》见事、见人、见精神,其人物故事和风采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炫目呈现大国工业视觉奇观

  精良制作凸显工业生产美

  《强国基石》摄制团队足迹遍及祖国18个省区市,行程20多万公里,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用辛勤汗水拍出了中国工业美。4K超高清摄制,航拍、穿越机、车载拍摄、360度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展示中国工业视觉奇观,注重画面语言、造型语言、构图精湛、剪辑考究,是财经题材纪录片的精品。

  《强国基石》打破传统工业题材缺乏吸引力、叙事节奏慢的窠臼。用富有极强冲击力的镜头,展现大国重器的生产过程,让观众体验到科技的力量,体验到工业生产的宏伟和视觉美妙。如济南二机床厂,呈现一场五轴机床的“舞蹈”,两个摆动轴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五轴联动,绘出优美的曲线。

  同时,《强国基石》揭秘性强。超大型盾构机、15000万吨水压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数字光导探测器技术等“大国神器”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激发国人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强国基石》还通过三维动画、知识点游戏化讲述等多种手段,打破圈层,跨圈层传播,多维度落地。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喜爱,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节目总播放量达2090.1万次,话题阅读量达3419.3万次。

标签: 工业强国

点赞

分享到:

上一篇:技术改造促制造业加快提档升级

下一篇:搬运机器人简介及分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齿轮头条网(www.geartoutiao.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