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7来源: 作者:
10月16日,科技圈被一条突发消息击中——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星机器人”)原地解散。这家出身“豪门”、自带吉利光环、五个月前才高调亮相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以令人错愕的方式按下终止键。
一星机器人的起点堪称顶配,其由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于今年5月成立,背后站着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一串“吉利系”兄弟公司。
研发阵容同样豪华:复旦姜育刚教授、清华汪玉教授团队联合站台,国际数据采集团队FastUMI加持,提出“倒做AI”理念——先锁定工厂、生活中真实任务,再反向定义机器人形态与算法,被视作以“车圈思维”降维打击“人形Demo圈”。
随后4个月,一星机器人以造车节奏狂飙:7月官宣数亿元融资;8月发布首款轮式双臂机器人“星轮1号”,并与复旦共建联合实验室;9月再拿数亿元种子轮,BV百度风投、银河通用、同创伟业、中新集团等10余家机构抢筹。直至今日,公司解散消息传出。
对于“闪崩”,市场众说纷纭。
第一种为“断血”说——但公司9月刚完成种子轮,账面现金至少数亿,短期缺钱概率低;第二为“内讧”说——“倒做AI”需长期投入,资方与团队在商业化节奏上可能产生分歧;第三为“战略回收”说——吉利集团近期对非汽车核心资产收紧,具身智能或被重新纳入整车研究院统一孵化。
截至发稿,一星机器人、吉利控股均未回应,真相仍待揭晓。
有媒体报道称,一星机器人的解散方案已初步敲定:与吉利相关的数据平台、控制中间件等资产打包回收到吉利汽车研究院;以原上海AI Lab研究员、一星机器人CTO丁琰为核心的算法团队,可能单独创业。据悉,该团队成员现已遭到业内疯抢。
若“一星机器人解散”的消息属实,这将给人形机器人行业敲响警钟——从万众瞩目到悄然退场,一星机器人的陨落更像一场理性回归的开始。资本不再为PPT买单,创业者也必须回答那个最朴素的问题:机器人到底替谁挣钱、怎样挣钱?当泡沫褪去,留在牌桌上的,终将是把技术做成产品、把产品卖成收入的实干者。
标签: 机器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齿轮头条网(www.geartoutiao.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