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频道

上海星合机电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技术前沿 > 中国风电行业如何从有到强?如何又快又稳?

中国风电行业如何从有到强?如何又快又稳?

时间:2022-11-22来源:电气风电

导语:中国风电行业飞针走线般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缝补了国内风电产业的缺口,实现了从无到有;一方面也留下了一些“粗针脚”:如何从有到强?如何又快又稳?答案其实是公开的秘密:以全面布局的测试验证体系来保障可靠性。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指出,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已成功举办七届,7年前各方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存在很多疑虑。如今,疑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良好的发展机遇。欧洲不仅将发展海上风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也将其作为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实现能源独立的重要举措,制定了翻倍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了五大千万千瓦海上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这将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更高速发展,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

图片

  “新机型出台到应用的速度太快了,一年涨两个兆瓦,每年新出机型的速度比手机出新速度还快。”在近期召开的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感叹道。

  有人用“夹缝中初生,混乱中崛起”来形容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史。2001年至2020年近20年间,中国风力发电发展迅猛,累计装机容量从40万kw增至2.81亿k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1%,是同期全球年复合增长率的2倍。(数据来源: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调研报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报表)

  中国风电行业飞针走线般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缝补了国内风电产业的缺口,实现了从无到有;一方面也留下了一些“粗针脚”:如何从有到强?如何又快又稳?

  答案其实是公开的秘密:以全面布局的测试验证体系来保障可靠性。

图片

  一份风机测试的高分答卷

  近日,电气风电海燕平台11MW风电机组在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完成测试,作为国内已测试的最大单机容量机组,开创性地首次在国内采用两个6MW测试设备并联方式进行电网适应性检测,在试验基地目前还是弱电网的环境下仅用两个多月便完成了并网相关的5个测试认证。测试期间,其单日最高发电量达到了232000度电,单日等效满发小时数达到了21小时,充分验证了机组优异的发电性能。

  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是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单机最大检测容量可达24MW。作为国内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的“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电气风电在该试验基地拥有2个自有产权的测试机位点。试验基地邻近电气风电广东汕头制造基地,未来,在一个园区内完成风机“生产-组装-认证”将成为现实, “一站式”生产测试认证将进一步提升交付效率。

  从原材料、部件、系统、整机到风场   覆盖风电全生命周期

  能“考”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并非偶然,这是电气风电全流程、全体系规划布局测试验证能力的一个必然事件。

  大型试验平台的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且要保证测试节点和新产品开发验证同步,我们克服了方案设计、设备采购、专用工具工装开发、安装调试等一系列难题,完成测试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最终建立了从原材料、部件、系统、整机到风场的测试体系,覆盖风电全生命周期。

  在摸索过程中,电气风电组建了自己的V&V(Verification&Validation)团队,为前期测试验证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测试验证体系的最终建立还要通过建立试验平台、配置测试设备来落地实现。

  电气风电拥有20MW大型风力发电机试验台,国内最大容量的10MW/20MW故障穿越测试设备,测试能力在国内风电行业处于领先。此外,还拥有发电机旋转试验台、三轴向振动实验台、电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台、恒温恒湿液压变桨实验台、中小部件电网模拟电源系统、机舱全功率试验台、激光雷达测风仪、电能质量分析仪等设施。

图片

  众所周知,国产难度化较高的有两大部件,其中之一便是轴承,目前主轴仍然存在“卡脖子”的难题,“十四五”风电关键发展期,对轴承而言既面临着机遇突破,也带来挑战,国产化轴承正在打响漂亮的翻身仗。

  主轴轴承,在风电机组中起到吸收叶轮气动载荷和传递功率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设计技术壁垒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环境更加恶劣、技术门槛更高,风电机组至少20年的运行寿命,要求主轴承具备更高可靠性。

  国内做风电主轴的企业主要有洛轴、瓦轴、新强联,市场竞争格局集中且稳定,呈现多寡头竞相逐鹿。业内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风电主轴市场份额大概为新强联占比6%,洛轴和瓦轴各占4%。近来,各家立足现状,展望未来,均在大功率轴承方面不断进行突破。

图片

  2020年12月,瓦轴自研大型深沟球轴承和大型圆柱滚子轴承出产,配套用于明阳11MW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发电机。2022年7月,新强联12MW海上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下线,实现了3-7MW风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小批量生产。2022年9月15日,国内首套16MW平台风电主轴轴承在洛轴下线,其3-6.25MW主轴轴承已大批量装机使用。此外,轴研科技目前也正在与主机单位联合研发外径3500mm主轴轴承,可覆盖20MW以下风机需求。近三年,受国产化替代影响,国外品牌市场份额(陆上风电)逐步降至65%左右,预计2022年,主轴轴承(陆上)国产化率可提高到40%。未来三年,国产主轴轴承市场占比超过进口轴承已成必然。据了解,整机厂家也有在做风机主轴轴承国产替代工作,并和一些国内厂商在合作开发。国产风电轴承不断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主轴轴承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市场占比超过进口轴承指日可待。

  合作共赢,整合内外部资源

       2019  国际一流认证机构DNV为电气风电实验室举行了授牌仪式, 为国内风电行业第一家DNV签约实验室。

    2021  电气风电测试中心成为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实验室”。

  电气风电的测试验证体系,始于外部合作,萌芽于当时一整套全球领先的理论和方法论。而今,测试验证能力的升级迭代,既基于自身技术研发、项目经验的积淀,也通过外部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电气风电依托自身拥有的全国最大海上风电样本库,利用最丰富的海上风电样本数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测试资源,与国内外一流测试认证机构如DNV、CQC、鉴衡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测试数据和经验。《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提出,海上风电是各国实现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加速各国科技创新的一大支点,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全球海上风电联盟提出,为实现1.5℃目标,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20亿千瓦。综合当前发展条件以及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到“十四五”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需达到1亿千瓦以上,到2030年累计达2亿千瓦以上,到2050年累计不少于10亿千瓦。

图片

标签: 风电齿轮箱

点赞

分享到:

上一篇: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下一篇:新能源乘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变速箱润滑性能要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齿轮头条网(www.geartoutiao.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齿轮头条”,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