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高精齿轮会议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企业动态 > 电驱二期项目年底封顶,营收已破17亿元

电驱二期项目年底封顶,营收已破17亿元

时间:2025-05-14来源:

导语: 据“惠山经开区”4月30日报道,进入2025年,星驱科技的电驱营收将持续高速增长

  据“惠山经开区”4月30日报道,进入2025年,星驱科技的电驱营收将持续高速增长。

  据星驱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星驱科技凭仅仅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纯电与混动电驱及其核心零部件的全产品型谱布局,并成功拓展了十几家国内外客户,2024年星驱科技的销售额超过了17亿元。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发电机等部分产品的销量在行业内已经进入前三,今年在手订单相比去年翻了三倍,预计全产品系列今年都能够进入行业前十,明年开始随着海外客户产品的陆续投产,市场表现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星驱科技正在加快江苏无锡二期电驱系统生产线建设。星驱科技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由路特斯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等多方股东合资成立。其中宁波路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吉利系主体)持股30%、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持股27.6%、三亚路特斯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最终实控人为李书福(持股90.9%)。2022年,星驱科技签约落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开区,是惠山经开区首个百亿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60亿元人民币、二期投资40亿元人民币。项目达产后年销售超100亿,年税收超10亿。 据了解,星驱科技一期工厂年产电驱系统30万套,电机25万台。2024年由于一期工厂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00%以上,为此,在2024年底,星驱科技启动了二期6万平米厂房的建设。根据官方报道,星驱科技的二期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封顶,预计2026年总体的电驱系统产能将超100万台,电机产能将超250万台,电控产能将超180万台。 碳化硅是星驱科技的高速发展背后的关键技术之一。据了解,星驱科技已经在电控、电驱和功率模块等环节导入了碳化硅技术,例如:● 800V高压SiC电控系统 星驱科技开发的800V SiC电机控制器采用1200V SiC MOSFET模块,搭配双面银烧结工艺和一体壳设计,实现99.5%的最高效率,较非SiC产品提升1.5%,峰值功率达398kW,适配新能源汽车高频快充需求。其集成控制板与驱动板的设计使体积减少30%,NVH性能优化,适用于高端车型的智能底盘布局。 ● EDUP900高性能电驱系统 该电驱系统专为高性能场景设计,搭载SiC模块和智能蜂窝油冷技术,峰值功率450kW,轮端扭矩8200Nm,功率密度4.2kW/kg。 ● 混碳模块电控技术 该电控结合了碳化硅与硅基材料优势,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高功率密度,提升整车续航里程15%-20%,并适配复杂地形场景。 星驱科技依托吉利控股集团资源,联合开发“太乙混合功率器件”(SiC与IGBT并联设计),峰值功率260kW,体积仅A4纸大小,缩短验证周期30%。 此外,星驱技术还与吉利旗下晶能微电子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碳化硅模块子公司,重点布局车规SiC半桥模块生产项目——2024年2月消息,嘉兴国家高新区SiC半桥模块制造项目签约。该项目由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90万套SiC半桥模块制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

  碳化硅是新能源和工业电气化的技术发展方向,2025年5月15日,“行家说”将在上海举办“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本届大会将共同探讨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技术应用等关键话题。

 

  目前,会议已邀请三菱电机、意法半导体、Wolfspeed、三安半导体、天科合达、元山电子、大族半导体、香港大学、长飞先进、宏微科技、利普思、国基南方、芯长征、合盛新材料、国瓷功能材料等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参与。

标签: 齿轮传动

上一篇:齿传分公司自主研发6.25MW大功率齿轮箱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认证

下一篇:中船集团重齿公司再交付一条高端冶金轧制生产线齿轮箱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齿轮头条网(www.geartoutiao.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齿轮头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第六届高精齿轮制造技术研讨会
齿轮传动战略合作伙伴